双十一为何这么疯狂

日期:2014-11-18 来源:学工在线网站 作者:学工在线

 
    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同时也成为商家炒作的节日,所有商场、超市以及网购电商都在这一天前后推出各种抢购活动来促销使得其名号存在的特殊意义显然被冲击殆尽。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人们眼中,每年的十一月十一日已然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伟大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充分发泄着自己积压已久的购物欲望,他们疯狂抢购,无论是否实用,无论是否可用,只要价格足够便宜。所以,当下的双十一已经成为了网购消费的顶峰,更成为了电商短时间牟取高利益的重要手段。


    2014年11月11日零点,“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正式拉开大幕。据阿里巴巴集团12日零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全球网购狂欢交易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21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参与其中,总共产生了2.78亿个物流订单,刷新全球网上零售纪录。
根据阿里巴巴披露的数据,今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期间,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达到243亿元人民币,占全天成交额的42.6%,是去年双十一移动交易额的4倍多。今年双十一近一半的交易在移动端完成,创下全球移动电商平台单日交易新高。

双十一:人造的狂欢的节日


     双十一电商大促已基本落下帷幕,淘宝天猫全网571亿的交易额创造了中国电商行业日销售的一个新记录。这再次验证了“屌丝经济”在中国的强大力量。中国社会结构中,主流消费人群仍然是中低端收入人群,即淘宝天猫的主要用户,双十一近200亿的交易无疑多数由他们贡献。过去十年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永恒话题,大部分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其产品的核心用户都是中低端人群,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尤为明显。但是今年双十一能够如此火爆,并不仅仅是因为天猫主打全场5折,从用户角度来说,其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中低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在提升,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对过去这些消费者的主流购物方式线下百货的取代作用也愈发明显,这促使线下生态向线上转移。对淘宝和天猫而言,今年双十一已经向传统品牌证明自己平台的能力,但下一步还需要证明自己能管理好这些品牌。


    而出现疯狂抢购的原因,或许人们已经意识到却又不愿正视它。大多数人想着与其苦苦生存于消费压迫的心理阴影中,不如干脆欺骗自己,满足自己长期累的购物欲望。大多数人对于“全场五折”、“一折甩卖”、“十元抢购”这类标语的抵抗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他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也不会告诉自己这是假的,而是真是假,或许只有电商自己心里清楚吧。现如今,社会问题与矛盾积聚,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连续不断。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公平与正义,人们更乐意接受“双十一”所带来的心理安慰。人们想着:趁现在就多买几件衣服吧,不知道以后价格会怎么样,更不知道以后的衣服会怎么样。所以,人们对于“双十一”,更多的是接受和感激,而这也正是电商所期待的。


物流快递:双十一是机遇也是挑战


    双十一不再是电商行业一家独食,对快递行业也是一次机遇和大考。经历前几年爆仓问题困扰,以圆通、韵达、汇通、申通、中通、天天为代表的快递公司今年提前备战,招聘快递员、添加车辆和相关设备、提升物流硬件配置备战双十一。高价快递也降价争夺双十一网购物流市场,中国邮政EMS首次下调部分地区同程寄件的首重资费参战;顺丰速运针对淘宝市场推出“四日件”;宅急送“保证价格不高于‘四通一达’、天天快递等竞争对手’”。双十一对购物网站的交易系统、会员系统、支付网关、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考验,同时也为物流带来很大经济效益,但快递丢单、送货迟缓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快递是电商最接近消费者的关节,也是衡量网购体验的重要指标,商家需谨防物流成促销“短板。


双十一:质量问题有待解决


    网购的这些优点似乎让我们认为网购会发展成为未来的主要购物方式,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网购也是如此,网购同样存在着风险。2014年8月4号下午4点左右,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网购问题面膜源自哪里”为题曝光了网络销售“高仿”热销化妆品的现象。在央视“网购问题面膜源自哪里”的报道中,以俏十岁科技面膜为例,节目组从品牌官方旗舰店和淘宝店铺分别购买了一盒同款俏十岁科技面膜,然后将所购产品送到国家权威检测鉴定机构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让人震惊。从品牌旗舰店购买的俏十岁科技面膜不含有荧光剂等成分,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而从淘宝店铺中购买的同款“俏十岁科技面膜”经检测,不但含有荧光剂等添加成分而且该产品的卫生指标严重不达标,在权威检测机构面前,真假面膜的差别之大令人乍舌。这篇报道明确指出了网上购物存在着假货真卖、真假混卖等现象,而这些现象无一不降低了社会信任度,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更为严重的是网上的多数商品都存在着安全问题。
 

摒弃假安慰,明辨消费品
 

    虽然“双十一”给人们的消费观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冲击,但是,人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或方法来摒弃电商通过特定的营销手段给人们带来的虚假的心理安慰感。比如强制性的将自己的银行卡寄存于可信任的正常消费者朋友的手中;寻找真实存在的心理安慰,不要在网购道路上越走越远;适时发泄自己的心理压力,不要将压力释放在盲目消费上;正确认识自己的经济现状,合理的支出,做到收支平衡;增强自己抵抗降价标识的诱惑的能力,不被虚假信息蒙蔽双眼等等。由此可见,树立正确且正常的消费观还是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的,所以人们不要一味的盲目消费,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争取做到不被外界商品的价低而吸引导致自己的购物欲一发不可收拾。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在巨大消费浪潮中全身而退。
 

    “双十一”的存在一方面表现了当今人们的消费压力,另一方面突出了当今难以协调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在拥有可支配收入面对相对低价物品时,总是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要正确对待商品出现的特殊价值,人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显然,当今的中国社会现状并不支持人们的商品价换理论。但是,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对自身的可塑发展,做到理性应对消费商品,从容面对盲目消费的。所以有句话说的好: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编辑:孙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