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简介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学生工作理念,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目标,确立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学风建设为重点、悉心教育、科学管理、热情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不断加强和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全面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构建“1249”工作体系,强化沟通、课程、活动、文化、网络“五个融入”,落实信仰领航计划、梦想启航计划、家访助航计划、文化远航计划。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适应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新机制、新模式的构建和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严管彰显厚爱,固底板、严管理,推进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以“抓安全、抓习惯、抓学风”为主线。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工作室职能,推进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扎实推进基础文明教育工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打造国防教育新平台,推进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制定军事理论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新生军事技能训练,持续推进改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场设置和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做好退役复学同学服务保障工作和军烈属的优抚工作。

着力打造“校院工作一体化”新模式,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形成了“领导抓、教师推、校友帮、辅导员促”四级就业助推体系,提出了就业工作稳定线、网络线、保障线、满意线“四条线”的工作方法,搭建了网上招聘、线上咨询、面试签约以及线上就业指导的完整工作格局,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网络招聘服务和电话咨询,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服务全覆盖。学校“以行业区域招聘为主体,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校友资源及政府、科研合作单位为纽带”的多元化招聘就业市场体系初现规模。学校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引导毕业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鼓励毕业生主动到重点领域就业、到社会民生领域就业、到基层就业。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四级精准就业指导及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

始终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以“奖、贷、勤、助、补”为主体、“通、访、建”为补充的多方位立体资助体系,持续推进“滋兰树蕙”学生资助育人工程。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落实助学贷款、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专项补贴等各项资助政策。开发资助信息化系统,保障数据准确性、工作规范性、资助精准性。广拓渠道,扩大勤工助学和社会奖助学金的数量和覆盖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扶服务。开展“滋兰树蕙”系列育人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切实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资助工作。

构筑多维格局、可持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扎实推进阳光心理工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五级预警与干预网络体系,完善“四早教育”预防机制(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夯实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心理辅导育人队伍、心理社团学生队伍,提升专业素质。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支持平台、院系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服务平台和大学生朋辈辅导互助工作平台,突出载体实效。强化教育教学、特色活动、心理咨询、校医协作、危机干预五大服务内容,全员育心育人,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助力学生阳光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构建“大思政”视野下高校生涯教育“544”一体化工作模式,整合育人要素,保障生涯服务多样供给,形成以课程教学为主途径,咨询辅导、实践活动、测评评估和科学研究五个要素相互配合的内容体系,有效保证学生多样化、分阶段、分类别的内容需求;强化实施保障,确保生涯体系高效运转,形成机构设置(中心、工作室、生涯辅导员)、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四个模块的生涯支持系统,各要素有机配合,相互支持;整合教育链条,强化生涯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生涯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高中育人合力,增进相互支持和协同发展。

围绕学生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2341”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新模式。以平安公寓建设和创先争优为依托,发挥学生公寓育人阵地的作用,丰富精神生活,打造“安全、文明、和谐”公寓。公寓内各项设施完备,管理服务工作科学明晰规范,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支撑保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强化素质提升、技能展示、工作交流、理论创新、人文关怀“五个平台”,把握辅导员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配齐选优辅导员队伍,创新赋能辅导员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体系,持续打造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提升辅导员队伍育人能力和水平。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设置3个科室、5个中心,分别是教育科(网络思政科)、管理科、人武工作科、就业指导中心、资助管理中心、生涯指导中心、心理指导中心、公寓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