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5-25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作者:学工在线
5月20日起,我校陆续迎来错时错峰返校的学生。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师生深化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坚定必胜信心,学校认真研究制定“开学第一课”工作方案,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系列教育活动,持续强化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深入推进信仰领航工程。
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开学第一课》(高校版),进一步普及了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知识。通过学习,广大教职员工深受鼓舞,从先锋模范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满满的正能量,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学习这种“逆行”精神,只争朝夕,奋发图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负青春,不负时代,进一步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各学院制定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并陆续组织了实地演练。在演练的筹划准备和具体实施全过程中,学校各部门、各学院注重与教育培训活动相结合,以《山东省高等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办法》和《山东省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等上级文件指示精神为指导,科学研判、充分预想、规范处置,在与演练的结合中不断补足短板弱项,熟练掌握各项处置流程,为迎接学生返校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战疫教育资源强化思想引领,加强思政教育。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以“厚植家国情怀 诠释责任担当”为主题,从彰显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诠释时代责任和青年担当四个方面,通过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和生动鲜活的感人事例为同学们讲述了疫情大考中的国家响应和全民行动,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和中国温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制度认同。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学校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工作对线上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制作了《厚植家国情怀 诠释责任担当》《新冠肺炎基本知识》《六步洗手法》《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口罩的正确选用和使用》《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等6个视频,通过在学校网站、学工在线、微信、微博、易班、QQ等平台开辟专栏宣传疫情防控基本知识,引导师生凝心聚力,共同战“疫”。
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校统一制作了《科学有效防控,严管彰显厚爱》辅导员线下授课标准化课件,发起“战疫路上,辅导员都是宣讲者”活动,各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小范围、轮流性的集中面授,讲清规矩纪律,厚植家国情怀。同时,学校鼓励支持学生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人民网和各级各类疫情防控专题网站等在线平台资源上好“开学第一课”。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学校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要求,上好“开学第一课”,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制定了《济南大学“开学第一课”工作方案》,制作了教学视频6个和标准化课件1个,各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严格落实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共享资源,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同时,各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凸显自选动作“做出彩”。体育学院将全院学生分为51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学生党员担任组长,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进行网格化教育和管理;土木建筑学院开展“‘疫’线先锋说”主题交流会,邀请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优秀学生代表分享经历,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为每一名返校学生精心准备了含口罩、洗手液、75%酒精等在内的“防疫大礼包”,缓解学生的后顾之忧;机械工程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克服“怕感染”的心理恐惧,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阶段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学校高度重视并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错时错峰返校报到的第一天就组织开展以“敬畏生命、爱国励志”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将传染病防控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讲精彩,强调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力求“开学第一课”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为更好应对疫情防控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学校在做好入校第一天阶段教育的同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教育工作,做到阶段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切实将疫情防控常态化抓紧、抓实、抓细。
图文编辑:庞熠恒
初审:葛涛 复审:徐岩 终审:刘芝